两个女人激动讨论,满脸羡慕。

    梁源无奈,只能目光看向黎跃进。

    黎跃进笑道:“我来说吧,梁先生,我们目前一共有两个养殖基地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是水产养殖,这方面比较简单,我们就在避难所附近挖了个蓄水池,从洪水里抓鱼过来放进去就好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为了应付突发情况的,养殖规模不算大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还有一个养殖基地,是小岳在负责,主要是红鸡养殖。”

    梁源闻言,连忙问道:“红鸡?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黎跃进笑道:“红鸡是阳山这边的一种变异兽,怎么来的我们不知道,这种红鸡浑身羽毛火红,不怕雨淋,能够低空飞行,但是飞不远。”

    “主要以虫子,菜叶子之类的为食物,我们也是偶然发现的,然后抓了几只开始培育。”

    “这几个月下来效果很好,红鸡的出肉率虽然不高,但是产蛋率不低,而且两个月就能出栏,长得很快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算是我们武王亭特有的农副产品,每个月末的勾吴阁交易市场上,我们的红鸡也是比较畅销的物资了。”

    梁源忍不住道:“这红鸡养殖,有什么注意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“有不少,红鸡养殖跟正常养鸡大差不差,需要封闭环境,最好在山洞里养殖,这样一来,能避开暴雨,方便搜集鸡蛋。”

    “二来也能有效防备其他食肉变异兽的袭击。”

    “其次还要注意红鸡之间的斗鸡之类的,反正细节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避难所恰好有以前专门养殖鸡的个体户,这事儿他们比较懂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黎跃进笑道:“梁先生有时间,可以去我们避难所参观参观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这里,其实最适合养的就是火竹鼠。”

    “火竹鼠依附竹林生存,一窝也能有七八只小崽子,每年可以产三窝,弄得好的话,其实是个好项目。”

    梁源点头,感慨道:“养殖也是一门大学问啊,回头我带人去你们那边取取经。”

    双方聊了许多避难所建设的方案和建议。

    有武王亭这样的成熟案例在,梁源他们确实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
    当然,虽然学习经验人家没提报酬之类的,但是梁源心知肚明,到时候肯定要有所表示的。

    说完避难所建设,梁源又打听起另外两个避难所的情况。

    “猛哥,南面和西面的两个避难所是什么情况?他们要是也能有你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