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如今的德军根本没有列车炮。

    或许打完这场战役之后,可以结合战役经验和功劳,去游说军备部门高层,给克虏伯下单,研发一款能克制战舰的专业列车炮,将来也便于在海峡地区赢得主动。

    鲁路修依稀记得,地球上的德军在一战后期,甚至搞过130公里射程的“巴黎大炮”,那也是一种列车炮。但现在如果不要求那么远射程,只要最大射程50公里就够用,提前到1915年造出来应该也不算难。

    二战时的K5列车炮是71倍径、射程近80公里。缩短个十几倍倍径、并缩短30公里射程要求的话,提前二十年造出来绝无问题……

    想到这儿,鲁路修突然觉得这事儿可行性越来越高了。

    如果炮本身不需要另外研发,搞个凑合版的先用着,有没有可能在一个月之内搞定呢?

    而且,有了第4集“有了岸防炮掩护就能顺利往前推,离了岸防炮就推不动了”的实战经验教训。

    给克虏伯提要求也就显得非常合理了。

    鲁路修觉得宜早不宜迟,便立刻献策道:“我有一个想法,能不能把现有的战列舰主炮单管存货,稍微改改装填机构,和现有的装甲列车结合起来,给克虏伯下一个紧急订单?因为从斯滕福德到敦刻尔克,可是有铁路的……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PS:战役全局比较宏大,只能花一章简述一下另一路第4集团军的进展和经验教训。

    我也不可能专门去写第4集团军的战斗,就从主角和师长的对话带过了。

    其实也是为了借友军的经验教训推进主角的布局,并不是水文。

    感谢大家的耐心,下一章就回到主角的作战和布局了。笔趣阁_www.biquge16.lol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